個別患者發病至今達十年 肺癌基因測試優化治療

2014/8/25

肺癌為本港頭號癌症殺手,單是2011年便有3,789人死於肺癌。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一項研究發現,在晚期肺癌並曾接受基因測試的患者中,有近六成是由於基因突變引致肺癌,若配合標靶藥物治療,其存活中位數由以往不足8個月,大幅增至兩年,個別病人更由發病至今可存活近10年,打破肺癌等於絕症的負面印象。


該學系於2010年起邀請320名肺癌患者參與研究,在晚期肺癌患者中,約九成接受基因測試,近六成為基因突變引致。該學系臨床副教授何重文指,在基因測試出現之前,醫學界對於肺癌的分類主要分為鱗狀癌、腺癌及大細胞癌。以往九成肺癌都與吸煙有關,但近年醫學界發現越來越多與吸煙無關的肺癌個案,當中絕大部分由基因變異引起,而基因測試通過化驗腫瘤組織,瞭解癌症是否因基因變異而導致。
 

基因測試助醫生仔細分類肺癌
何重文續指,基因測試對醫生如何決定治療方法有重大意義,以最常出現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為例,基因測試可進一步分析腫瘤的基因特性如EGFR及ALK,有助於醫生分析其發病原因是否基因特變引起,從而為患者安排更有效的「個人化治療」;若沒有基因測試,部分非基因突變引起的肺癌患者無法接受最恰當的藥物治療,可能導致治療成效十分參差,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。
現年63歲的何女士(圖2、圓圖),於06年確診是肺腺癌三B期,被轉介至瑪麗醫院接受電療及化療後,其後接受基因測試,發現她適用標靶藥物。採用標靶藥物的兩個月間,其腫瘤由網球大小縮至乒乓球大小。由採用標靶藥物至今,期間曾出現過抗藥性,故改用化療及電療約一年,之後又再次服用標靶藥物。直至現時,何女士病情穩定,只須每半年檢查一次,日常生活不變,可繼續唱曲或出街,每天早上亦有打太極。
何重文期望,未來本港能進一步擴大基因測試的應用範圍,「不論所有年齡、性別、有否吸煙習慣的人士,一旦患上肺腺癌,均應接受基因測試。」進行個人化治療,以提升療效。

 

 

出處:http://www.am730.com.hk/article-222934